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20|回复: 0

手札演变

[复制链接]

8

主题

19

回帖

4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48
发表于 2023-2-17 16:43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来历:知乎



    手札的前身是实物信,可以看做是人类最早的无形函件。作为中介的信使“口说无凭”,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,同时也为了避免忘记和过失,便在口信的根本上慢慢缔造了“实物信”,即用各类百般的实物作为交换信息的工具。这类实物具有公认的性质,人们打仗到实物,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与这类实物相联系的意义,接管到不为他人晓得的信息。比如,现在还有人在手札中夹寄几粒红豆,以表达相思之情。

      在人类正式缔造笔墨之前,在一些民族通讯史上出现过“贝壳信”、“结绳信”。固然这类实物信,有的已经成为普遍公认的信物,有的成为双方约定的信物。所谓“结绳信”,就是在绳索上结上巨细纷歧的各类疙瘩,并涂上分歧的色彩,用来暗示各类分歧的工作,我国古书上很早就记录:“上古结绳而治”,又说:“事大,大结其绳;事小,小结其绳”。结绳信就是用此来传布信息、交换思惟的。笔墨出现今后,还不成能有明天这样的手札,由于,那时还没有发现纸。在纸张这样的信息载体出现之前,人们的“笔墨信”又是用什么来誊写的呢?古时辰人们把信写在一种又轻又薄的丝绸――绢帛上,这类信叫“尺素书”。“尺素书”是把写好的信笺(素)夹在两块刻成鲤鱼状的木块之间封装起来,故又称作“鱼书”。但由于绢帛价格高贵,只要有钱人家用得起,是以,那时人们利用得最多的函件,是写在价格比力廉价、又轻易建造的木简、竹简上。这已有大量考古实物为证。

      远在年龄战国时代,我们的祖先就起头用竹子和木板作为誊写的工具。首先用刀子把竹子或木头刮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滑的小薄片,用羊毫蘸了墨在上面写字。竹片叫竹简,木头片叫木简,又称牍。用来写信的木简凡是三寸宽、一尺长,所以人们就把手札称为“函牍”。函牍一般由两块木简组成,写信的时辰,先在底下这块木简上写上要说的话,写完了在上面再加盖一简,并写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姓名。然后用绳索从中心将两简捆扎结实,这个绳索就做“缄”。为了避免他人路上拆看,在打结的地方,还要加上一块青泥,再盖玺印,这盖有玺印的泥叫封泥。然后便可以派信使把信送出了。这类信封形式一向到唐代还在仿制。

     一般手札均简短,以便于邮传。信长,用的竹简就多,邮传负荷就重。据历史记录,西华文学家东方朔上书自荐,诏拜为郎。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,仅然能胜之。”(《史记?东方朔传》)在交通才能有限的情况下,誊写材料对邮递影响较大。所以,传布内容越来越多的需求,是人们缔造更简便的誊写材料的重要缘由。
     由于西汉时纸已经发现,到东汉中前期,官方已逐步把纸看成函件的誊写材料了。史料中有很多这样的记录。比如,《艺文类聚》留下了一篇东汉著名文人马融给窦伯向的手札,信中提到:“孟陵奴来,赐书,见手迹,欢乐无量,次于面也。书虽两纸,纸八行,行七字,七八五十六字,百一十二言耳。”又如武威太守张奂《与阴氏书》写道:“笃念既密,文章光辉,名实相副,奉读周旋,纸弊墨渝,不离于手”(《全后华文?卷六十四》)。还有《北堂书钞》引延笃给张奂书,也说到“惠书四纸,读之反覆,喜不成言”。《东观汉记》的作者刘珍、延笃等人,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,但他们的著作、手札中居然未提到蔡伦。假如蔡伦此时发现了纸,他们是不会绝不在意的。那时由于交通隔绝传递手札的未便,所以读之反覆,喜不成言。可以看出,这时辰纸已作为手札材料逐步提高,收信人习以为常了。晋代仍然具有汉代时函牍的遗制。但纸张作为信息实物,使得邮驿运输更简洁省力,所以,纸张终极淘汰了函牍。

    后来社会上的手札交往越来越多,构成了书仪。书仪,从一般的意义了解,是手札的程式与范本。它的最早制定,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。当时由于书札和所谓“函牍”之学遭到重视,撰写及把握书仪,被视为世族该当具有的“仪表”之一,而书仪自己也就渗透了世家富家引为规诫的礼节及各类适用杂仪(吴丽娱《敦煌书仪中的唐礼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》2003年01月23日)。以下级官员要给主座写状,这类状的用处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:一种是与公务相关的杂奏陈请(也包括荐举),或云奏事状,另一种即是礼节性的贺、谢状或私人叨教来往的笺状。如李商隐有《为濮阳公官后上中书门下状》、《为中丞荥阳公桂州上后上中书门下状》、《为弘农公上虢州后上中书状》、《为弘农公上虢州后上三相公状》、《为怀州刺史上后上门下状》。前一为加官,后四者均为上任谢。这类谢状大大都报告到任上讫,再向宰相称谢,表励精图治、誓将报答之心。如《为怀州刺史上后上门下状》:
  右,某伏奉月日制书,授持节怀州诸军事,守怀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者。以今月日到任上讫。某特以门资,早登朝选,尝奉出疆之任,曾3非泛驾之材。直以扬大国之棱(棱?)威,奉良相之成算,幸无挫屈,兼免滞流。业官未多,无罪为幸。岂意相公上引睿旨,下念勋家,既假宠于中司,又颁条于名部……当此之时,受任尤重,岂伊庸懦,可以指令。惟当非忧人之不思,非利物之不念,罄忠武在行之众,奉盟津揽辔之威,冀无后艰,以答殊奖。伏惟俯赐恩察,谨录状上。(《全唐文》卷七百七十四)

      贺状经常用于官员之间出格是部属贺主座,项目众多,如贺任职升迁、贺节、贺(问)起居、贺雨雪,贺破贼、贺赦甚至贺吉祥。这些内容,与给天子的贺表贺状并立,在地方是以僚属贺节度使为中心,也包括藩镇彼其间的往还。这类官员之间的礼节性书状并不美满是公务,而是既有小我私情的成份,又有很多足以影响宦海生活和官员升迁的内容,各种宦海需要形成了公私不分的官牍套用。
      唐代有一种特别的信函,叫作“别纸”。赵战争经过对《新集杂别纸》的考释,指出“别纸是一种有别于正式公文,如表、状、牒、启等正式公文程式的公私信函的泛称”(赵战争《新集杂别纸》的初步研讨,《唐五代书仪研讨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,1995年,253-255)出现在官牍文范或表状笺启书仪中的别纸,甚至成为某种官文的别称。如崔致远《上座主尚书别纸》、《贺除礼部尚书别纸》、《济源别纸》(见《全唐文》附《唐文拾遗》卷四三)等多首。可以必定,以上别纸根基上都具有官牍性质,大概是宦海应酬之作。这类书仪不管是作为公文还是私人信函,都是信息传布的重要方式,对后代影响很大。

      邮驿通讯中的官方文书,多为国家大事;官方手札则为私人小事,但人们对手札仍很重视。如明清两代是现代家信成长的高峰期间,很多文人学士的文集合都收有家信。到了近代,近代邮政的建立,手札起头提高,成为人们交换、官方通讯来往的重要手段,能否写信、若何写好信,对于那时的生活和工作相当重要。手札的演变,是与信息载体的进步相顺应的,与传布前言的演变是一脉相承的。
来历:收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念念APP:下载念念app写信

新浪微博:念念科技

微信公众号:念念定阅平台




原文地址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5689552
免责声明:
1、文章部分图片源于收集,均为表示图;
2、一切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材料版权归版权一切人一切;
3、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没法和版权者联系,如原作者或编辑以为作品不宜上网供阅读,或不应无偿利用,请实时告诉我们,以敏捷采纳适当办法,避免给双方形成不需要的经济损失;
4、本页面内容由爬虫法式自动收集于互联网,如无意中加害了媒体或小我的常识产权,请电邮【E-Mail:cb@yoyodoc.com】告之,我们将于24小时内删除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小悠文档创作分享社区 ( 粤ICP备11072215号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11-26 13:10 , Processed in 0.27457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